炉头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炉头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_[新闻new]

发布时间:2021-09-15 18:41:31 阅读: 来源:炉头厂家

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全球科创中心建设,上海高校义不容辞。作为一所以上海这座城市命名的高校,上海大学在对接国家战略、服务科创中心的过程中有哪些的部署和思考?上海大学党委书记、校长罗宏杰教授回答了《文汇报》读者关心的问题。

避免盲人摸象,校企可共同开发研究项目

文汇报:按照目前的一些激励政策,今后的高校可能走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,对此您怎么看?

罗宏杰: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,科创22条堪称对症下药,从根本上解除了高校的顾虑和后顾之忧,提振了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。但与其关注今后高校或科研院所能走出多少个富翁,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--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。这也是知识能否被快速应用的前提。

目前很多高校都躺着不少科研成果、专利,但即便激励政策比过去给力,相信可立刻转化的科技成果也不太多。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可以被转化。这也正是我们的研究必须要关注知识产生源头的原因。

长久以来,无论是大学还是科研院所,大多时候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研究,凭空想象着企业的需求--这种研究有点像盲人摸象,研究人员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,往往离企业的需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。

由此可见,以应用为牵引的知识和技术,在其产生初期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这种以问题驱动的研究,要求高校、科研院所与企业、社会深度结合。比较理想的是,在应用型知识、技术产生前,高校和企业已实现了产学研的融合。

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,高校可以推进几方面的工作:一是由高校和企业建立联合研究团队,促进创新人才的流动,为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扫除障碍。二是企业的应用基础研究可以通过在大学设立实验室来实现。联合实验室的管理,完全可以寻求符合市场机制和运作规则的解决方式。这个平台的建立,有助于高校教师参与企业研发,在选择科研方向时也可以紧贴企业需求。

支持科研成果的小试和中试,上海要抓住机会布局

文汇报:高校的不少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。结合科创22条,您认为今后有哪些工作可以推进?

罗宏杰:科技成果转化一直存在着一公里的困难。就拿高校来说,做基础研究的会得到一些基金项目的支持,做应用研究的也会得到科研经费的支持,但惟独做成果转化的,要完成科技成果从小试到中试这个阶段的工作,却缺乏支持。

过去,一些工业部门的研究院承担着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职能,但后来随着研究院所改制成为企业,这部分职能就大大弱化了。所以现在要设法打通从成果到产品的一公里,必须要集合政府、市场、高校、企业等各方的力量。上海目前有一些工业园区面临转型,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引进一些或的研发机构,把全世界的科技资源以应用为牵引进行重新配置、集成,把碎片化的技术、方案、知识产权变成系统的解决方案--对上海来说,建设科创中心,应加紧在这方面的布点。

只有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源头、一公里的问题,才能谈到科技成果转化。目前,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总体比较单一,大部分研究还是阳春白雪,传统的评价尺度就是比文章--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和个人的职称、待遇、社会声誉全面挂钩。相比之下,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难度要高得多。所以,对教师的评价制度需要系统的改革。

上大目前正在启动针对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,除了保留传统的科研型,还做了增量:对于从事成果转化的教师(工程技术类)以及以教学为主的教师,都将启动分类考核。

发展新兴交叉学科,启蒙阶段多开一点绿灯无妨

文汇报: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,我们的高校和国外比还有哪些差距?上海大学今后一段时间有哪些新的举措?

罗宏杰:大学毫无疑问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。展望未来科学的前沿领域,学界有一个基本判断:新兴交叉学科将是希望所在。对大学来说,学科建设要谋新发展,也一定要聚焦新兴领域。大学的学科建设只有寻找一些新的布点,才能实现错位竞争。

由此论及创新人才培养,我认为有几方面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。

首先,要尽快打破学校和社会间的壁垒、学校各学科之间的壁垒,完全以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,科学设计交叉学科,抢占交叉学科制高点。

尤其是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起步方面,应该制定宽松的政策,允许在更大范围内汇聚人才,不妨适当开一点绿灯,避免用一些对传统学科的规定、考核来要求正在启蒙阶段的新学科。

我特别想指出一点,对新兴交叉学科的顶层设计特别重要,千万不能再局限于某一个既有的学科内部来做设计方案,也不能把一两个学科专家的思想变成一个组织的研究方向。新兴交叉学科的定位,本身是跨学科、跨单位甚至跨国家的,以此保证其科学性和前沿性。

同样地,上海大学目前也正在酝酿制定以学科发展趋势、市场发展需求以及学生本身特点为牵引的课程开发体系,与之相关,学校将启动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制度改革。

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变化。随着课堂提问、互动环节的增加,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做科学的评价,是否能在教学层面得到认可和评价,这都是上大今后要探索的领域。

集中式电能表

25KW静音发电机

仿真树制作